器械之家獲悉,近日澳華內(nei) 鏡成功獲得一項名為(wei) “內(nei) 窺鏡台車及醫用機器人” 的發明專(zhuan) 利授權,專(zhuan) 利申請號為(wei) CN202210369876.8。
據悉,這一專(zhuan) 利通過豐(feng) 富的操作功能,有效降低操作人員體(ti) 力消耗,將進一步增強該公司在軟性內(nei) 窺鏡領域的技術優(you) 勢。
作為(wei) 一家擁有30多年發展曆史的企業(ye) ,澳華內(nei) 鏡的產(chan) 品布局覆蓋了軟鏡、硬鏡以及診療耗材,從(cong) 上遊到下遊的多元化的布局正在不斷提升其在行業(ye) 的影響力。
01
獲得內(nei) 窺鏡台車及醫用機器人專(zhuan) 利
根據專(zhuan) 利摘要,本發明提供一種內(nei) 窺鏡台車及醫用機器人,內(nei) 窺鏡台車包括台車主體(ti) 、第一伸縮臂及第二伸縮臂,所述台車主體(ti) 包括底座及工作台,所述工作台可升降地安裝於(yu) 所述底座,所述第一伸縮臂可轉動安裝於(yu) 所述工作台,第二伸縮臂固定安裝於(yu) 工作台,所述第一伸縮臂和所述第二伸縮臂的長度均可調整;所述第一伸縮臂用於(yu) 安裝內(nei) 窺鏡驅動裝置和內(nei) 窺鏡器械切換裝置,所述第二伸出臂用於(yu) 安裝內(nei) 窺鏡輸送裝置。
本發明提供的內(nei) 窺鏡台車,通過內(nei) 窺鏡器械切換裝置、內(nei) 窺鏡器械輸送裝置、內(nei) 窺鏡驅動裝置和內(nei) 窺鏡輸送裝置能實現內(nei) 窺鏡器械的切換輸送及內(nei) 窺鏡的彎曲旋轉和進退,操作功能豐(feng) 富,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員的體(ti) 力消耗。
根據公開信息,這是今年以來澳華內(nei) 鏡新獲得專(zhuan) 利授權5個(ge) ,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00%。結合公司2024年中報財務數據,2024上半年公司在研發方麵投入了8733.68萬(wan) 元,同比增25.48%。
事實上,除了聚焦核心內(nei) 鏡設備,澳華內(nei) 鏡的診療耗材也很豐(feng) 富,包括活檢類、支架係列、異物類、ERCP、息肉切除類及清洗類等,全方位滿足了內(nei) 鏡診療的各類需求。
此外,對標國際巨頭奧林巴斯,澳華內(nei) 鏡正在全麵布局內(nei) 窺鏡產(chan) 品線,創新推出多種高端多元產(chan) 品,加速對傳(chuan) 統科室的覆蓋和滲透以及對新科室的開發。如針對臨(lin) 床手術痛點,前瞻布局柔性內(nei) 鏡手術機器人;著眼 AI 醫療發展趨勢,推出 “澳小寶” 內(nei) 鏡智能輔助診斷係統。
02
2024全年營收7.49億(yi)
淨利潤下降
在業(ye) 績方麵,澳華內(nei) 鏡在2月26日晚間發布了業(ye) 績快報,2024 年實現營業(ye) 總收入7.49億(yi) 元,同比增長10.39%;淨利潤2132.18萬(wan) 元,同比下降 63.15%;基本每股收益0.16元。報告期內(nei) ,營業(ye) 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87.07%,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88.12%,歸屬於(yu)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63.15%。

澳華內(nei) 鏡表示,公司業(ye) 績變化主要是報告期內(nei) 國內(nei) 終端市場招采活動減少,受招投標總額下降影響,公司國內(nei) 業(ye) 務收入增長有限。
同時,因預計無法完成2022年及2023年限製性股票激勵計劃的部分考核期所設定的公司層麵業(ye) 績考核,於(yu) 2024年衝(chong) 回之前年度累計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。不過,公司海外市場準入以及業(ye) 務拓展進展順利,海外業(ye) 務收入較去年有一定提升,帶動整體(ti) 收入增長。
值得注意的,此前澳華內(nei) 鏡計劃擬投資3.96億(yi) 元用於(yu) 醫用內(nei) 窺鏡生產(chan) 基地建設項目,不過據澳華內(nei) 鏡發布公告表示,原計劃2024年7月該基地可使用,但經公司決(jue) 定延期至2026年1月。
對此,據澳華內(nei) 鏡表示,醫用內(nei) 窺鏡生產(chan) 基地建設項目是公司基於(yu) 行業(ye) 發展趨勢、業(ye) 務發展需要以及公司發展戰略等確定的,已在前期經過了充分的可行性論證,但在實施過程中因項目結構設計複雜,設計方案涉及超限結構,設計方案先後經國內(nei) 相關(guan) 領域專(zhuan) 家多次驗算、修改、評審,最終形成匯總文件於(yu) 2023年11月完成超限評審,並取得主體(ti) 施工許可證。同時,本項目實施地點的周邊住宅較為(wei) 集中,造成施工時間受限,從(cong) 而導致項目整體(ti) 進度有所延遲。
03
以澳華為(wei) 代表的
國產(chan) 軟鏡處於(yu) 上升期
醫用內(nei) 窺鏡是全球醫療器械市場中增長較快的板塊之一。根據紅塔證券的測算,2021年,我國電子內(nei) 窺鏡(軟鏡)市場規模為(wei) 62.9億(yi) 元,同比增長9.77%。隨著消化道早癌篩查的普及和內(nei) 窺鏡新術式的開展,未來國內(nei) 軟性內(nei) 鏡市場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,預計到2025年銷售額將達到81.2億(yi) 元。
近年來,國產(chan) 軟鏡在醫療領域嶄露頭角,實現了從(cong) 艱難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重大跨越。
早期,由於(yu) 軟鏡技術壁壘極高,我國軟鏡市場長期被奧林巴斯、富士、賓得等外資品牌牢牢把控。但隨著國內(nei) 科技實力穩步提升,本土企業(ye)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,在核心技術上實現了諸多突破,逐步推出一係列擁有自主知識產(chan) 權的軟鏡產(chan) 品,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局麵。
從(cong) 市場數據來看,我國軟鏡行業(ye) 市場規模擴張顯著,2015年至2023年期間,市場規模從(cong) 28.7億(yi) 元一路攀升至73.3億(yi) 元,年複合增長率達12.44%。2024年,在消化內(nei) 鏡與(yu) 呼吸內(nei) 鏡中標品牌市場占比中,奧林巴斯雖仍以 49.56%的份額占據榜首,但國產(chan) 企業(ye) 開立醫療已憑借10.36%的市場份額成為(wei) 國產(chan) 品牌中的佼佼者。在消化內(nei) 鏡細分領域,奧林巴斯以46.16%的占比領先,富士、開立、澳華、賓得分別占有19.03%、14.94%、10.73%、5.17%的市場份額。
在技術層麵,國產(chan) 軟鏡企業(ye) 成果斐然。2022年,澳華內(nei) 鏡推出的AQ - 300 4K超高清內(nei) 鏡係統,性能直逼國際先進水平。同時,行業(ye) 發展趨勢向好,國家大力推進醫療設備更新政策,提供專(zhuan) 項資金扶持,各地也積極響應,這一係列舉(ju) 措有望將我國軟鏡國產(chan) 化率從(cong) 2017年的3.6%提升至 2030年的35.2%。
此外,AI等新技術與(yu) 軟鏡行業(ye) 加速融合,澳華內(nei) 鏡的 “澳小寶” 內(nei) 鏡智能輔助診斷係統、開立醫療的設備 + AI戰略,都彰顯了技術創新的力量。在市場需求方麵,我國消化道癌症早篩率較低,老齡化進程加快,對消化道癌症早診早治的需求日益迫切。加之肺癌等疾病高發,軟鏡在呼吸科的應用前景廣闊。
從(cong) 資本方麵來看,2024年,內(nei) 窺鏡領域投融資活動頻繁,瑞派醫療、靈眸醫療、宏濟醫療等軟鏡企業(ye) 紛紛完成新一輪融資,為(wei) 行業(ye) 注入強大動力。
——
總體(ti) 來看,國產(chan) 軟鏡的發展正處於(yu) 一個(ge) 上升階段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開拓,國產(chan) 軟鏡品牌有望在未來在全球市場上占據更重要的位置。